之所以會變成後來那樣,不外乎是這批用戶經曆了中文互聯網這十幾年的發展,對於網絡越發失去了信任。
”“但是如果把人的行為比作一條河流的話,法隻是河流堤岸的一側,另外一側就是道德,所以說僅僅靠立法是無法完全規範人的行為的。”許進呼籲,家長和學校要對孩子進行必要的教育,勸阻他們不要沉迷於網絡遊戲;還要加強網絡素養教育,讓孩子從小養成健康上網的習慣,提升對於不良網絡信息的甄別能力。
“家長也應對青少年網絡遊戲沉迷問題承擔相應責任。家長和學校之間可以建立起固定的聯動溝通機製,共同加大對青少年的監護力度。”李健還表示,家長也應主動提升網絡素養,增強對政策的理解,了解網絡遊戲的利弊,從而更好地指導孩子健康上網,避免網絡遊戲沉迷。
將更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元素加入遊戲“規範網絡遊戲發展的同時,也可以換一個角度,應看到網絡遊戲在正能量引領和優秀傳統文化傳播方麵的作用。”李健委員強調,網絡遊戲限製與否,關鍵在於是否打造出了優質內容。
“比如一些功能遊戲已經開始在教育、醫療、科普、編程、文化傳承等領域應用,對青少年成長能夠起到一定的輔助與引導作用。
”許進委員說,正能量內容池的打造,能夠強化青少年網絡素養教育,積極引導青少年更好、更合理地使用網絡電子產品。此通知迅速登上了微博熱搜,不少網友表示措施是好的,但如何監管才是重點,眼下不少未成年都使用成年人的身份信息,防沉溺係統對於這部分未成年人形同虛設。
在濟南讀初中的學生石磊(化名)平時喜歡玩一款叫王者榮耀的手機網絡遊戲,他告訴記者,這款遊戲之前就實行了未成年人防沉溺措施,那時候每天還可以玩一個半小時。對此,石磊表示,上了初中後,學習壓力大了,他玩的也少了,不過有時打遊戲也會上癮,一個小時不夠,他就登錄使用父母信息認證過的賬號。
“父母人臉識別過一次,以後登錄就不用識別了。這個也沒法限製,他們又不能把手機沒收了。
(作者:瑞安外圍)